治疗方法:
术前3天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、激素。1%丁卡因30ml加0.1%肾上腺素4支浸润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,每次5分钟,共3次。
2%利多卡因加1∶1000肾上腺素中鼻甲附着缘后端及蝶窦前壁浸润麻醉。根据鼻腔结构,可以采取将中鼻甲向外侧骨折移位,显露上鼻甲及蝶筛隐窝,或切除部分中鼻甲后部并将残余部分骨折外移,从而找到蝶窦开口或蝶窦前壁内侧部分。
蝶窦内存在病变时,由于炎性组织、黏膜肥厚阻塞自然口等原因,多数情况下蝶窦自然口不能辨认,以中鼻甲附着缘后部为标志,在其内上约0.5cm,在鼻中隔外侧0.3~0.5cm,或将上鼻甲切除,以上鼻甲残端作为寻找蝶窦自然开口的标志。
蝶窦自然开口通常位于上鼻甲残端与鼻中隔之间的狭窄间隙内。应用小刮匙或小吸引管经蝶窦开口探入蝶窦后,向内、向下扩大蝶窦开口,进入蝶窦腔,吸尽蝶窦内分泌物,辨认窦腔内情况,再将自然口扩大至直径约1.5cm大小。
蝶窦囊肿常致蝶窦前壁膨隆,可从隆起最高点试穿刺,确定抽出囊液后由此打开蝶窦前壁。若为蝶窦炎,充分开放蝶窦前壁即可,不必摘除窦内黏膜;若为黏液囊肿,开放蝶窦前壁和囊肿壁,充分引流囊肿即可,不必摘除所有囊肿壁。
妥善止血,应用红霉素油纱条或Merocel止血材料填塞蝶窦口,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天,填塞物48小时后取出,术腔定期换药。
术前高精度CT评估蝶窦区域的解剖及变异、病变性质、范围及程度,从而制定手术方案、指导手术方式。目前以鼻窦冠状位和水平位CT(层厚2mm)扫描为主,了解蝶窦前壁、蝶筛隐窝及其毗邻结构的关系,指导手术进行。
中鼻甲是鼻内镜下蝶窦手术影响术野和手术径路的重要结构。是否切除中鼻甲,应视术野宽敞情况,如先将中鼻甲骨折、外移,即可进行蝶窦前壁操作,保留中鼻甲;否则,切除部分中鼻甲,充分显露蝶窦开口及前壁,利于施术。
准确定位蝶窦前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,中鼻甲附着缘后部是蝶窦前壁的重要标志,其内、上0.5cm,鼻中隔外侧0.3~0.5cm为蝶窦自然开口处。
辨清蝶窦自然开口,避免了开口过于向内、向上损伤视神经、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。窦腔内组织不要盲目钳取,应根据病变性质,结合术前CT所见,适当处理病变组织。